發布日期:2023-08-09
各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城管局,濟南、青島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
為推進全省園林綠化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公平競爭、誠信守法、統一開放的園林綠化市場環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研究制定了《山東省園林綠化企業信用管理辦法》,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3年7月25日
山東省園林綠化
企業信用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推進全省園林綠化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公平競爭、誠信守法、統一開放的園林綠化市場環境,根據《山東省社會信用條例》《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管理規定》(建城〔2017〕251號)等法規和相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對園林綠化施工和養護企業(以下簡稱“園林綠化企業”)進行信用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園林綠化企業信用管理是指對園林綠化企業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養護活動中所產生的信用信息的認定、歸集、交換、公開、評價、使用和監督管理。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園林綠化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擴建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用地、附屬綠地、區域綠地,以及對城市生態和景觀影響較大建設項目的配套綠化,主要包括園林綠化植物栽植、地形整理、園林設備安裝及建筑面積300平方米以下單層配套建筑、小品、花壇、園路、水系、駁岸、噴泉、假山、雕塑、綠地廣場、園林景觀橋梁等施工。
第五條 園林綠化企業信用管理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
(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制定全省園林綠化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依托山東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建立省級園林綠化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省信用管理系統”),開展園林信用管理工作。
(二)各設區市、縣(市)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園林主管部門”)使用省信用管理系統開展本行政區域內園林綠化企業信用信息歸集、推送、管理和結果應用等工作。
第二章 信用信息分類
第六條 園林綠化企業信用信息分為基本信息、優良信用信息、不良信用信息和“黑名單”四類,實行目錄管理。
第七條 基本信息包括企業基本信息、從業人員信息和工程業績信息。(詳見附件1)
(一)企業基本信息包括企業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注冊號)等注冊備案信息。
(二)從業人員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社保、注冊執業、學歷以及專業職稱等信息。
(三)工程業績信息包括園林綠化企業完成的園林綠化工程項目和項目負責人信息等,其中工程項目信息包含中標通知、竣工驗收和質量綜合評價等信息。
第八條 優良信用信息是指園林綠化企業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養護活動中獲得市級及以上行政機關或群團組織表彰獎勵等涉及信用管理的良好行為信息。(詳見附件2)
第九條 不良信用信息是指園林綠化企業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養護活動中因違法違規受到縣級及以上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以及經司法等有關部門認定的其他不良行為信息。(詳見附件3)
第十條 “黑名單”是對園林綠化企業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養護活動中出現嚴重失信行為的懲戒措施。(詳見附件3)
第三章 信用信息歸集
第十一條 信用信息歸集通過省信用管理系統進行,信用信息申報采取誠信承諾制,申報主體對申報信息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負責。
(一)基本信息、優良信用信息由園林綠化企業經省信用管理系統自行申報,經縣(市、區)、設區市園林主管部門逐級審核后錄入,審核期限為3個工作日。
(二)相關不良信用信息、黑名單等信息由作出處罰、認定的園林主管部門負責歸集。有關部門、群團組織以及司法部門認定的不良信用信息,由同級園林主管部門負責歸集。
第十二條 園林主管部門負責歸集的信用信息,自知悉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完成錄入。優良信用信息超過3年的不予錄入(其中,獎項從發證、發文或公布之日算起,三者時間不同的以發文時間為準);不良信用信息超過3年的不予錄入(有書面處罰決定的,自印發之日算起)。相關主管部門歸集信息不及時的,園林綠化企業可主動申報推送相關信息。
第十三條 “黑名單”應經園林主管部門認定,事先書面告知園林綠化企業失信事實和處理措施,并告知其陳述申辯的權利。園林綠化企業陳述申辯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成立的,應予以采納。
第十四條 園林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與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等部門和單位的聯動,推進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完善共享機制。
第四章 信用信息公開
第十五條 園林主管部門應當完善信用信息公開制度,通過省信用管理系統,及時公開園林綠化企業信用信息,實時動態管理。
公開的信用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不得侵犯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第十六條 信用信息公開期限:
(一)基本信息長期公開;
(二)優良信用信息公開期限為3年;
(三)不良信用信息公開期限為1年,并不得低于相關行政處罰、處理期限;
(四)列入“黑名單”的園林綠化企業名單單獨公布,“黑名單”管理期限為自被列入之日起1年。在管理期限內未再次發生“黑名單”情形行為的,期滿后由原列入部門將其從“黑名單”移出,轉為不良信用信息再公開2年,并不得低于相關行政處罰處理期限。
(二)、(三)、(四)項信息公開期限屆滿后,從公開或者查詢界面刪除,轉入信用檔案長期保存。
第十七條 表揚、表彰、行政處罰、處理變更或撤銷的,原信息歸集單位應及時變更或刪除相關信用信息,并及時公布。
第十八條 在不良信用信息公示期限內,園林綠化企業在行政處罰、處理期結束后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可通過作出信用承諾、完成信用整改、接受信用核查等方式開展信用修復,修復完成后撤銷相關不良信用信息。符合信用修復條件的,可按規定向作出不良信用信息行為認定的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符合修復規定的,受理單位應在10個工作日內作出修復決定。
第五章 信用信息評價
第十九條 信用評分及評級均依托省信用管理系統進行,信用信息錄入后,系統自動生成評分并實時更新。
第二十條 信用評分采用綜合評價法,信用評分=從業能力評分+從業行為評分。
第二十一條 從業能力評分滿分80分,在省信用管理系統登記注冊,填寫完成基本信息且經審核準確有效,得相應分數。(見附件1)
第二十二條 從業行為評分包括優良信用信息加分和不良信用信息減分,優良信用信息加相應分值(見附件2)且不設限值;不良信用信息減相應分值,總分最低減至0分(見附件3)。
第二十三條 附件1、附件2和附件3內容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進行動態調整。
第二十四條 優良信用信息加分有效期最高3年,其中,國家級加分有效期3年,省級獎項加分有效期2年,市級獎項加分有效期1年;自作出表揚、表彰、獎勵、認定之日起計算。同一企業的同一工程項目獲得不同級別表揚、表彰,取最高級別加分,不作累計加分。
第二十五條 不良信用信息減分有效期為1年,自作出處罰、處理、認定之日起計算,并不得低于相關行政處罰、處理期限。同一企業的同一行為被多次處罰、處理的,取最高值減分。
第二十六條 信用評級根據評分結果評定,分為五個等級。
等級 | 信用評分 |
AAA | 評分≥90分 |
AA | 90分>評分≥85分 |
A | 85分>評分≥80分 |
B | 80分>評分≥60分 |
C | 低于60分 |
第二十七條 通過省信用管理系統可生成信用評價報告,并可實時查詢、下載。
第二十八條 省外園林綠化企業進入我省承攬業務的,使用省信用管理系統注冊、填報信用信息獲得信用分。
第六章 信用評價應用
第二十九條 園林主管部門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務、招投標、表彰評優及其他工作中應將信用信息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實行綜合評價法的園林工程招標投標項目,信用評價權重原則上應占10%以上。業績、獎勵表彰等已在信用評價中計分的,不再作為資信標評審因素進行量化。
第三十條 園林主管部門建立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根據信用評價結果,將園林綠化企業劃分為誠信守法、輕微失信、一般失信、嚴重失信四類,實行差異化監管。誠信守法類對應AAA、AA、A級;輕微失信類對應B級;一般失信類對應C級;嚴重失信類對應列入“黑名單”的園林綠化企業。
(一)對守信的園林綠化企業,可視情在相關工作中實行“綠色通道”、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等激勵措施;在評優評選中,同等條件下列為優先選擇對象。在應急搶險、重大事件中鼓勵選用AAA級企業。
(二)對輕微失信和一般失信的的園林綠化企業,列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對象和各級執法檢查的必查對象。
(三)對列入“黑名單”的園林綠化企業,除履行(二)中規定外,應通報有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依法依規在招投標等方面進行約束,并不得作為評優表彰、政策試點和項目扶持對象。
第三十一條 有關單位或個人不得使用超過公開期限的不良信用信息、“黑名單”對企業進行失信懲戒。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二條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市場交易、行業管理、招投標、社會公益等活動中依法查詢和使用公開的信用信息。
第七章 信用信息監管
第三十三條 園林主管部門應指定專人或委托專門機構負責信用管理工作;應加強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健全信用平臺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保障信用信息安全,公開的從業人員信用信息應對身份證號碼進行保密處理。
第三十四條 園林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信用信息管理工作中應依法履職,對錄入和推送公布虛假信用信息、故意瞞報信用信息、篡改信用評價結果的,依法追究相關部門及相關人員責任。
第三十五條 園林主管部門應建立異議申請與核查制度,公開異議信息處理部門和聯系方式。企業對信用信息和信用評價結果存在異議,可提出異議申請,園林主管部門應按照相關規定及時進行核查和處理。
第三十六條 信用信息管理工作接受社會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以對信用信息管理工作中違反法律、法規及本辦法的行為,向園林主管部門舉報或投訴。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七條 各設區市園林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或管理辦法。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于2023年8月2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8月24日。
來源: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